欢迎光临南皮县职教中心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研

“语文的魅力”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17-08-28 23:20:08 关注人数: 来源:

语文的魅力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一、 语文是承载民族文化的载体
1、     汉字本身的魅力
  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象征、精髓、骄傲,是汉民族社会成员生命中须臾不可或缺的工具。无论你是否喜欢,无论你是否情愿,每一个学习汉字长大的人,都无法摆脱汉字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以及汉字背后亘古绵绵的文化传统。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达,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汉字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威力。在华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汉字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今天她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后她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作为联合国正式工作语言之一,世界各国学习汉语、汉字的人逐渐增加,汉语、汉字在现代国际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说,汉字是我们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友谊与合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汉字是最简洁的。有人说汉字总数六万多个,而英文字母只有26个,为何汉字比英文简洁?汉字再多而常用字有限。日语中常用汉字称当用汉字。韩国定1781个汉字为常用字。汉字再多,数目不再增加。英文字母再少,英文单词数目一直在增长。社会在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有新进展。用少数汉字即可轻易衍生新的词汇来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和科技的新发现。英语则要不断制造新词来适应。同样的信息量,用汉字表达是最简洁的,不信请翻翻联合国的文件。联合国的文件往往要翻译成英、法、西班牙、中文等几种文字。同一个文件,中文版总是最薄的。

因为世界上最早的那些可称为民族文化源头的象形文字,譬如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字后来都被经济侵略战争给消灭掉了,他们的民族文化也随之出现了历史渊源承继上的部分断裂,如今汉字可谓是硕果仅存。加上西方文字几经变迁,已经面目全非。由拉丁文分化出英美、法德、西班牙、俄罗斯等等国家民族许多种文字,即便是今天的英国人,有时仅凭英文已经难以索解五百年前的古籍。所以,我们又可以认为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历时最悠久、延续性最好、最具有文化承接性和负载容量的载体。即使现实社会生活里,有些传统的民风习俗已经销声匿迹,只要观察汉字,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它们曾经存在过的影子。

譬如“娶”和“嫁”,在古代汉语里,一个表示“取得女子”,一个意味“女子有了家”,都是站在男性立场来说明婚姻中女子的处境和遭遇。由此,我们现在就可以推论,这两个汉字创立于父权社会时期。按照迄今的考古发现,它们最早出现于《诗》中,那么,我们又可以说明:起码在《诗》那个时代,女性地位已经低于男性,甚至完全依附男性而生存了。

中国的汉字实在很有趣。譬如“众人”、“森林”、“朋友”,还有“渺”、“淼”、“双”、“出”、“男”、“家”等等,只要认识汉字,就可以了解意思,哪怕你根本不会朗读。相反的,如今的英国人恐怕很少有人能读准五百年前英文的语音;如此一来,那英文的意思也就渺茫难测了。所以,千百年来汉文化成为亚洲东方文化的策源地,其实并不全因为当时中国的繁荣强大;汉语言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灵光,有着内在的魅力。假如像美国一些世纪末科幻思想所谓的“地球末日”说法设想下去,将来真有那么一天的话。外星球的智慧生命勘察地球上已经消失了的文化,肯定认为汉字及其包容的文化解读起来最方便。

2、美丽的诗词歌赋涵盖了民族文化的精髓

打开我们的语文课本,众多的古诗文扑面而来。语文是黄河长江,纳滔滔的江水哺育了一个民族的身躯;语文是泰山长城,那巍峨的峰峦挺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语文是清风明月、鸟语花香,愉悦了我们的心性;语文是肥田沃土、清流急湍,涵养了我们的人格。语文是爱,是恨,是悲欢,是离合。语文是斗智斗勇,是刀光剑影,使烽火硝烟,使鼓角争鸣。语文是睿智,是灵慧,是才情,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文学的涓涓细流逐渐汇聚成一条滔滔不息的长河。一颗颗耀眼的文学新星横空出世,光焰万丈。你看,那长剑陆离,风神潇洒,春风得意,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年轻诗人是谁?哦,他就是被贺知章誉为“谪仙人”的李太白。他那“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豪迈心情,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厚情谊,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气势,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胸怀,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崇高气节,让我们充分领略了太白遗风和大唐气象的丰厚内涵。“车辚辚,马潇潇,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哭声直上干云霄。”烽火硝烟中,咸阳古道上,远远走来了一位风尘仆仆、满脸风霜、老病多愁的长者,他是谁呢?他就是被后人尊崇为一代“诗圣”的杜子美。他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苍凉心境,那“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激愤之情,那“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欣喜之态,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怀,让我们深深体味了一位饱尝战乱之苦,颠沛流离的诗人永远怀有的一颗忧国忧民之心,是何等崇高,何等感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那位风华正茂,脱颖而出,“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诗人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那位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情豪迈、意气风发的诗人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那位深切同情下层人民,关注民生疾苦的诗人白居易。李唐何其有幸,孕育并成长了这一批批流芳千古的文学巨匠!文学何其有幸,为我们流传下这千百首璀璨夺目、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文学的长河在滚滚东流的河床上不断的淘洗着、沉淀着、萃取着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柳永、苏轼、陆游、辛弃疾、李清照,这一位位文学的骄子一代代传承着并不断创新发展着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成果。“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已毫而莫取。”“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句句脍炙人口的优美诗文,是臣子之忠肝,是志士之雄心,是迁客之幽情,是离人之闲愁,是遗民之忧恨,是处士之豁达。这些名臣鸿儒,这些风流才俊,发思古之幽情,开时代之新风,在文学的百花园里又精心培育了一株瑰丽夺目的奇葩——宋词。以“古今文人第一”的苏轼和“将军诗人”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词人,他们的作品气势豪迈,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  给人一种大气磅礴、
健朗壮阔之感,常有慷慨激昂之情溢于言表。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词人,他们的作品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轻松活泼,婉约细腻,给人一种绵绵不尽的情意。
二、 语文是一种战斗的武器,是力量
一言九鼎重如泰山,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三国时的诸葛亮舌战群儒,促成了孙刘联合共对曹操的大计。清朝的曾国藩带领湘军与太平天国起义军多次作战,多次失败。向皇帝回报战况时写道“臣屡战屡败,请求处罚”。手下一个幕僚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境界大变。岳飞在南宋初年,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将军。有一次,金兵送来一份战书给南宋皇帝,战书中只写了四个字“天心取米”。金兵当着南宋文武百官的面说:“我国皇帝要你们南宋王国进贡。如果谁能答复这四个字,我国皇帝可以考虑不发兵攻打南宋。”岳飞拿起笔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了一笔。金兵赶忙送回金国让金国皇帝看。金国皇帝一看就再也不敢提攻打南宋的事了。(知道岳飞是怎么修改着四个字的吗?“未必敢来”)。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践踏我国领土,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侵占北京后,在一间陈设华丽的大厅里举行所谓的“议和会议”。碧眼红发的洋人们正以胜利者的姿态高坐上首,趾(zhǐ)高气扬地谈论着;而清朝政府的官员们却低三下四地端坐下首,正虔(qián)诚地等待洋人们提出“议和”条件。

会前,一个自以为“中国通”的洋人傲慢地敲着桌子,说道:“你们中国有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叫做对联;听说要求语句对称,严密工整。我现在出上联,你们可否对出下联?”这个洋人出的上联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他利用了我国汉字部首的特点,

道出了八国联军“八大王”“王王在上”,同时琵琶和琴瑟都是中国乐器的名称。八国联军的代表们明白了他的意思后,个个前仰后翻地狂笑起来。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猖狂,清政府代表们有的只好笑笑,生怕得罪他们;有的心中不平,却又无词答对。忽然,中国代表团的一名工作人员挺身而出,从容应对:“魑魅魍魉四个小鬼鬼鬼犯边!” 魑魅是我国传说中山林里害人的妖怪,魍魉也是传说中的怪物名字。魑魅魍魉合起来常常是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而它们的偏旁都是“鬼”,“鬼”是我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者憎恨而用的称呼。爱国的中国人借此怒斥了八国联军是“四小鬼”“鬼鬼犯边”。 应对完毕,侵略者个个瞠目结舌,哑口无言。

三、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宽广

1、人们说:“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果然如此。打开电视,首先听到的就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心灵,请给窗户装上玻璃吧”!(眼镜广告)从这则广告中,你听出什么了?明白什么吗?我听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眼睛比作心灵的窗户,更加吸引人,使人听了忍不住也想去买一副眼镜。我也明白了,广告运用修辞手法更加吸引人。哦,电视中有语文。走在大街上,人们都在唱:“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就算没有人为我鼓掌……”歌曲中也有语文,这首歌就唱出了“超级女声”她们的心情,还唱出了她们的心声: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我从中听出了她们坚持不懈、勇于奋斗的精神。

    2、你上街的时候就会看到每个商店都有一个名字,就像人有名字一样,比如像家万家、衣四方、嘉和……,你可别小看这不起眼的店名,它也包含着语文,比如说衣衣不舍、花无缺,人家起的店名多好哇。衣衣不舍是服装店,也就是说你从它这买了一次衣服以后你就老上它那买去;花无缺是花店,意思就是说它那卖得花品种全,而且花一点缺点都没有。你说这点名起的好不好?这不就是生活中的语文吗?

    3、每个人都有名字,每个名字都有各自的意义,都有各自父母寄托在自己身上的希望。比如说田野、犹好运……田野是不是像很美的“田野”呢?犹好运谐音就是有好运,这就是她父母对她美好的祝愿。这些名字起得多好呀!这不就是生活中的语文吗?

    4、现在有很多流行语,比如说卡哇伊、别碰我、我怕修……如果你没看见这个修子怎么写的话,你就会认为这个句子是:别碰我,我怕羞!这就是现在的流行语。这不就是生活中的语文吗?



上一篇:电子电工课外实习小组活动计划

下一篇:中西方语言•文化对照(下)